今天我来讲一下希特勒执掌德国后实施的改革,看看希特勒是如何一步步把德国改造成一个只为对外战争而服务的极权社会。
众所周知,希特勒在1933年即为德国总理,并于次年废除总统成为德国元首。1933年纳粹党制造国会纵火案,并借此通过《保护人民与国家法案》终止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后通过《授权法》–希特勒可以不经议会批准直接制定法律,正式将德国变成了他的一言堂。
为了巩固他的统治,他成立了盖世太保,国家秘密警察,可以将任何人送入集中营。以及更庞大的党卫军,党卫军就相当于希特勒的锦衣卫,全面管理集中营,情报以及种族政策,盖世太保也可以说是党卫军的一个部门。
OK,我们再讲一下纳粹集中营,集中营关押和改造政治犯,犹太人,同性恋者,吉普赛人等,里面人收到了惨无人道的压迫。
我们再讲下纳粹德国的经济政策,顺便提一嘴,一战后德国的经济在战争的损失,凡尔赛条约和经济大萧条的三重作用下崩溃了。有一份数据哈,1933年,也就是希特勒刚刚掌权的时候,德国有600万的人是出于无业状态,差不多是德国总人口的11%,劳动力人口的三分之一,很恐怖的数字是不是。我们回归正题,这之后,希特勒在1933年至1939年奇迹般的扭转了德国的经济,我来说说他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希特勒创造了大量的大规模公共工程,比较有代表性的就是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体育场和高速公路,这为德国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失业得到改善。
扩军备战:纳粹德国违反凡尔赛条约,开始重新武装,制造包括舰船,潜艇,飞机,武器和弹药等。
德国的汽车行业也得到了扩张,我们所熟知的大众汽车品牌(Volkswagen)就是在这个时期被设计和制造出来的。当时大众是一种特别廉价的汽车,卖的好小型摩托车一个价钱,因此大部分人都买得起。
此外,希特勒还减轻税收以鼓励私营工业,很多公司都从此受益,比如大名鼎鼎的梅赛德斯奔驰和克虏伯。经过这么多的经济政策,德国的失业人口从1933年的600万降至1939年的100万出头。
好了大伙们,今天就先到这里吧,下一期我将继续纳粹德国这个话题,开始关于教育和民生的探讨,再见。


没有回复内容